一位资深买家高管表示,目前的结算会员模式需要进一步加强,以适应养老基金和其他最终投资者。在伦敦举行的国际汽联IDX会议上,专家组成员讨论了衍生品自愿清算的增长,以及买方公司是否增加了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产品的活动。
客户清算,即成员银行充当资产管理人和中央交易对手(CCPs)之间的中介,仍然是最积极使用的模式,但一名小组成员解释说,这种模式有一种方式可以扩大清算活动中的最终投资者。
“在当前的客户清算模式中,大多数最终用户依赖其成员提供访问权限。如果成员不再想提供服务,最终用户必须找到新成员。如果清算成员违约,那么我需要将他们的头寸转移到其他地方,”Insight投资策略部高级管理律师Robert Chin表示。
“如果我不能移动货物,清算所将使用我的资产,在他们选择的时间和价格平仓。与双边世界相比,我知道我的同行是谁,我知道保证金要求,我可以随时关闭和重新打开头寸,客户清算模式需要进一步发展。”
后金融危机时期,衍生品法律法规主要聚焦于强制清算利率和信用违约互换,以提高透明度,降低系统性风险。然而,规则的一个主要问题是,它们是基于上市衍生品的清算因素而不是场外市场设计的。
“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客户清算关系及其运作方式。ICE Clear欧洲总裁Finbarhutcheson表示:“许多公司现在发现,清算会员没有完全的中介,因为他们的角色受到监管的损害。“资本要素让银行更难成为中介,因此缺乏竞争。”
BMO全球资产管理公司董事、LDI投资组合经理罗莎芬威克(Rosa Fenwick)也警告称,当前的环境可能会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的明显差异。
“如果你最终生活在一个没有工作成本的世界,你可能会生活在一个两层世界,一些人被锁在清算生态系统之外。这意味着他们的交易成本更高,与他们进行交易的银行受到限制,面临更大的风险。
尽管存在这些担忧,但自愿清算在过去一年加快了速度,尤其是未偿保证金规则的开始。摩根大通(jp Morgan Chase)EMEA衍生品清算和销售主管艾琳赫利希(Eileen Herlihy)在专家组会议上强调,全球近99%的利率互换已经清算。此外,自愿清算回购正在增加,因为现在很多人看到了定价的好处。
今年早些时候,巴克莱在获得日本证券清算公司(JSCC)授权为日元掉期交易提供服务后,扩大了其在日本的客户清算业务。
4月,德意志银行通过LCH CDs Clare实现了信用违约互换的客户清算服务,资产管理公司MEAG和联合投资成为首批接入清算所的买方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