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怕死吗 安宁疗护医生:多受受死亡教育就不怕了

导读 采访|郭柯编辑|何城排版|博泉图源|受访者供图路桂军是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,在治疗慢性疼痛的同时,他组建了由医生...

采访|郭柯

编辑|何城

排版|博泉

图源|受访者供图

路桂军是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,在治疗慢性疼痛的同时,他组建了由医生、护士、医务社工、临床药师、志愿者组成的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。安宁疗护这份职业就像是生命的摆渡人,让生命终末期的患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完一生。

截至2023年底,全国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超4000家。但中国人对于死亡这件事依旧讳莫如深。关于死亡,我们还有很多疑问和困惑。对于死亡,该如何理解?面对亲人离世,该如何应对?安宁疗护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?对于这些问题,从事死亡教育公众普及,让人们学会直面死亡的路桂军,有着非常深入的思考。

以下是路桂军的讲述:

路桂军是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,在治疗慢性疼痛的同时,他组建了由医生、护士、医务社工、临床药师、志愿者组成的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。安宁疗护这份职业就像是生命的摆渡人,让生命终末期的患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完一生。

截至2023年底,全国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超4000家。但中国人对于死亡这件事依旧讳莫如深。关于死亡,我们还有很多疑问和困惑。对于死亡,该如何理解?面对亲人离世,该如何应对?安宁疗护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?对于这些问题,从事死亡教育公众普及,让人们学会直面死亡的路桂军,有着非常深入的思考。

以下是路桂军的讲述:

生死是一体两面的。

我们作为安宁疗护生命教育从业者,我觉得要从以下层面理解生死:

首先,对医生来说,生死就是呼吸心跳停止,大脑工作停止。

其次,从文字层面来看,死和亡是不一样的。死是安静的、静止的,没有生机,没有活力。而亡是彻底被忘记的意思。

第三,从中国生命文化来说,我们不怕死,更怕亡。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死去之后都要写上万古流芳、名垂千古,都是怕被忘记。

第四,从情绪心理层面上,死亡是对死亡事件的认知和所知产生的情绪反应。我的亲人死了,我怎么看待这件事,它对我有没有影响?

第五,从哲学角度来说,死亡是一体两面的,没有生就没有死,没有死就没有生。正是因为死,我们才是生物。如果没有死的话,连生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定义了。

第六,从社会学来说,死亡就是个人身份的结束和关系的结束。比如通过今天活动我们认识了,等有一天我去世之后,我的身份结束,我们的关系也结束了。

为什么我们会惧怕死亡?这个问题出在我们的死亡教育上。

回想我幼年和成年看过的所有电影,在讲到生死场景的时候,一般的描述方式都是风雨大作、雷电交加、秋风萧瑟,死亡都是以恐怖和惩罚的方式呈现的。中国没有正统的死亡教育,我们文化传导的信息全是恐怖的。

从死亡特征来说,死是无可避免的。对于死亡事件来说,我们都说怕和不怕。我见过很多人不怕死,我就问这些人你为什么不怕死呢?对方说如果此生后事都安排好了,就没有遗憾,就不怕死了。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,“怕”这个字,一个竖心旁一个白字。它原本的意思是,当你遇到一个惊心动魄、不期而遇的事的时候,心中一片空白,惊恐万状,所以感到害怕。

而当你心中不是一片空白,有所准备的时候就不怕了。

所以生死教育是让人理性地有所准备,而不是到时候惶恐万状,把仅有的一段时间再浪费掉。

我一直在说生死教育最大的意义,就是教给人当死亡来临的时候,少一份惶恐,多一份理性。

所以如何理性处理死亡,这是我们要把握的。死亡教育应当像狼来了一样多宣扬,只有你喊得足够多,才可以降低人们对习得性死亡的恐惧。当死亡真的来临,少一份惶恐,多一份理性。

我们做了安宁疗护之后,发现死亡并不只是恐怖的,有些死亡很温暖、很温馨。

我们有一个前辈是医务人员,他七十多岁离世前,我说前辈你希望你的最后那个神圣时刻是什么样的?他念了一首诗,他说他希望和他的老伴用没牙的嘴互相亲吻,最后变成两具白骨紧紧抱在一起。

一万年还爱着你,一万年还爱着你,发现完全超越了生死。我觉得爱是可以超越三生两世的,我们发现每一个人,他都不想孤独的面临那个时刻。每个人都希望在人生最后的关键时刻,被自己爱的人紧紧抱在怀里。

我们曾总结出一句话:一个人活得有多自信,走得有多从容,完全取决于爱你的人有多宠你。

我们还遇到过一对中年夫妇,四十多岁,他们两个都特别喜欢看海,过着特别浪漫的人生。

在病房经过症状处理以后,她的身体舒适后她说,病房太好了,就是缺一片大海,缺一片沙滩。

这位女士跟她的先生说,等我死去后,不要留我的任何遗物,因为你那么年轻,孩子还小,肯定会有另外一个女士进入我们家庭。我不敢保证这个继任者能允许我的存在,没准我的遗物是你们将来感情的一个坑。所以什么遗物都不要留,你就把我的骨灰撒进大海。

你想我的时候就看看大海,看的时候我就在那儿。

还有一次我查房,有一个先生罹患重病走到生命尽头。

那个病人对我说,路大夫,我今天感觉特别不好,我是不是快到时候了?

我还没来得及回复他,我就发现他的爱人,一手捂着鼻子,一手拽着他的肩膀说,不许这么说,我还没跟你过够呢。

那个场景非常打动人,那位先生的爱人就是这样轻轻拽着。那个时候,我们的所有医护人员都泪眼婆娑。你看真正的死亡,很多时候是很温暖的,我觉得这是需要重新认识死亡的原因。

真正的感情是一生走不出来的。

有一个患者说得特别好,他说你不能要求我走出来,就像你不能要求那些经历过南京大屠杀的人忘记经历过一样。

我的人生就要经历丧心之痛,我连我的孩子都可以忘记,那我还是人吗?

那如何面对至亲离去?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哀伤以去处。

我的一个病人的女儿和我哭诉说,我不敢来找你,因为每次来找你都代表母亲离死亡更进一步。

我问她,妈妈在你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形象?

她说就是个普通妈妈。很普通,妈妈不是什么伟人。

我问妈妈给你留下最深刻的点是什么?

对方说是年夜饭的时候妈妈做的香辣排骨。

我说,那你就要学会那个香辣排骨的做法。

就按你妈妈选食材、烹饪的方式方法。

一定要学会。

她听了以后,眼含热泪不置可否就走了。

大概过了七个月之后,她又找到了我。

她说妈妈已经走了,走得很平静。她非常庆幸当时我告诉了她这个方法。

她说,每当我想妈妈的时候,我就去菜市场买那排骨,在那个腌、炖、煮的过程中,就像和妈妈聊天一样,吃到最后的排骨,就是妈妈的味道。

想妈妈就做,想妈妈就做,这就是给哀伤找一个去处。

在这件事情上,你不能要求他们忘掉悲伤,忘记亲人的离去。

而给亲人一个去处,这才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。

这是对事实的尊重,也是对爱理性的处理。

事实上做安宁疗护,就是在处理感性、理性和灵性之间的关系。

生命尽头亲人逝去的时候,如果过于感性,千般不舍万般留恋,你会长时间沉浸在哀伤中无法正常生活。但如果过于理性的话就会显得冰冷,我们要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找到一个中和点。

特别感性的人拉到理性层面,让他能正常处理日常事务。特别理性的人把感性拉回来,这样会显得更有温度。

而对于医生来说,我们是真实的人,我们是可以连通天地对话的人。为什么古代称呼厉害的医生叫神医?好的护士叫天使?因为医生先天就带有神性,这种神性是高于感性和理性的。作为医生,需要整合这种感性和理性。我一直在讲,没有人文的科技对医学来说是有风险的,可能会导致过度医疗,这让患者更加痛苦。但是脱离了科技的人文又是蒙昧的。比如说一个患者剧烈疼痛,痛不欲生,我们只知道安慰他,这种方式是蒙昧的,因为根本没有给他最想要的。

只有“科技+人文”才是最适合医生的工作内容。对于患者的患病早期,医疗科技确实可以为生命增添时日。而当进入生命终末期,不管是患者还是家属还是医务人员都知道这个病已无济于事了,再好的医疗科技也没用了。这个时候我们要用人文关怀对生命给予敬畏,实现我们对生命最后的关怀。

郭柯导演新作《来日皆方长》正在热映,该片以“临终关怀”(安宁疗护)为背景,通过纪实与剧情相结合的叙事手法,温柔地注视着生命的终结与爱的延续。

影片讲述了年过古稀的王叔因病进入临终阶段,但他对家人的关爱并未因生命的终结而停止。即使离世多年后,他的爱依然围绕在家人身边,从未消失。这是一部关于传递爱与生命的故事,亲情的温暖能够穿越时间与空间。

由「解法Solution」与郭柯导演联合策划推出短片《给哀伤以去处》致敬安宁疗护从业人员,深入探讨中国人的生死观念问题,先了解死亡,是为了更好地活。

查看原图 70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