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打油的咏雪诗(张打油)

导读 大家好,我是小百,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张打油的咏雪诗,张打油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张打油和他的“打油诗”...

大家好,我是小百,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张打油的咏雪诗,张打油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张打油和他的“打油诗”《咏雪》 2009-11-17 11:28 有一年冬天,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,刚进大门,就看见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面写了一首诗: 六出九天雪飘飘,恰似玉女下琼瑶。

2、有朝一日天睛了,使扫帚的使扫帚,使锹的使锹。

3、 大官大怒,谁竟敢在宗祠上写这样荒唐可笑的“歪诗”,立即命令左右:查清做诗之人,重重治罪。

4、有位师爷禀报:“大人不用查了,看这诗的口气,一定是那个张打油。

5、” 于是张打油被揪了来,他听了大官的呵斥,上前一揖,不紧不慢地说道:“大人,我张打油的确爱诌几句诗,但本事再不济,也不会写出这类诗来。

6、不信,小的情愿面试。

7、” 大人一听,口气不小,决定试张打油一下。

8、正好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,于是便以此为题,要张打油吟诗一首。

9、张打油也不谦让,张口便吟道: 百万贼兵困南阳 那位大人一听,连说:“好气魄,起句便不平常!” 张打油微微一笑,再吟: 也无援救也无粮 大人摸了摸胡子,说:“倒也差强人意,再念。

10、” 于是,张打油一气呵成后三句: 有朝一日城破了,哭爹的哭爹,喊娘的喊娘! 这几句,与‘‘使扫帚的使扫帚,使锹的使锹”如出一辙,大家听了,哄堂大笑,连这位大官也被逗乐了,于是饶了张打油,张打油也从此远近闻名。

11、 唐朝的诗,都是文人学子的风雅之作,自古流传,风采绝伦。

12、但在唐朝,另有一名特殊的诗人.写了一些风味特殊的诗,也流传至今。

13、这就是张打油和他的“打油诗”。

14、 张打油生活于中唐时代,在当时,他的一些诗作就小有名气,如他的《咏雪》诗: 江山一笼统,井口黑窟窿。

15、黑狗身上白,白狗身上肿。

16、 通篇咏雪而无一个雪字,可见张打油作此诗是颇动过一番脑筋的。

17、 翻开中国诗史,咏雪名句不胜枚举,如李白的“燕山雪花大如席”,岑参的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,韩愈的“白雪却嫌春色晚,故穿庭树作飞花”,李商隐的“旋扑珠帘过粉墙,轻于柳絮重如霜”,张元的“战退玉龙三百万,败鳞残甲满天飞”等。

18、张打油的这首《雪》诗一般认为难登大雅之堂,实际说来,与其它咏雪名句相比,这首诗并非“弗如远甚”,其中就有不少可以借鉴的东西。

19、 1.烘托。

20、 这首打油诗首句写了雪中的一个晶莹寥廓的混沌世界,“一笼统”三个字尤为贴切生动。

21、次句由远而近,由著而微,特写了一点“黑窟窿”,使“一笼统”更加雄浑。

22、在这里,“一笼统”与“黑窟窿”互相映衬,著愈彰,微亦显。

23、诗中用到的这种表现手法就是烘托。

24、 烘托,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,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,使物象明显突出。

25、用于艺术创作,指从侧面着意描写,作为陪衬。

26、烘托包括两种,一是正衬,二是反衬。

27、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,如李白的《赠汪伦》:“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

28、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

29、”诗中写潭水已“深千尺”,那么汪伦送诗人的情谊更有多深呢?三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了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。

30、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衬托,如王维的《鸟鸣涧》:“人闲桂花落,夜静春山空。

31、月出惊山鸟,时鸣春涧中。

32、”诗中写到了花落、月出、鸟鸣这些动的景物,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,同时又通过动,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。

33、 2.白描。

34、 第三句“黄狗身上白”直接写了雪的颜色,没有任何修饰,这种描写手法就是白描。

35、 白描,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,纯用线条勾画,不加彩色渲染。

36、用于艺术创作,指文字简练单纯、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。

37、如聂夷中《田家》:“父耕原上田,子劚山下荒。

38、六月禾未秀,官家已修仓。

39、”全诗以小见大,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、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,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。

40、 3.语言 ①形象性。

41、第四句“白狗身上肿”的“肿”字十分传神,由颜色及于神态,不写雪,而雪的形神兼备。

42、在这方面,王安石《泊船瓜州》诗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”是很受人推崇的,王安石为什么不用“到”“过”“入”“满”等字,却选择了“绿”字呢?原来“绿”写出了春天的活力,既有色彩,又有情态,显示了景物的具体形象和变化过程。

43、“绿”字描绘出了诗一般的意境,给读者以广泛的联想和想象。

44、可以说,著一“绿”字,境界全出,而“到”“过”等字写出的只是春风本身的状态,比较平板,缺乏形象性。

45、 ②通俗性。

46、《雪》诗全用俚语,通俗易懂。

47、其实诗的品格并不取决于用语的俗与雅,许多大诗人往往刻意搜寻俚语入诗,求其明白如话,白居易每作诗,必“使老妪能解”而后定,就是很突出的一例。

48、如白居易《邯郸冬至夜思家》:“邯郸驿里逢冬至,抱膝灯前影伴身。

49、想得家中夜深坐,还应说着远行人。

50、”诗中一个“伴”字把“身”与“影”联系起来,并赋予了“影”以人的感情,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,“伴”反衬出了诗人的孤独之感,质朴的语言道出了真挚动人的感情。

51、 ③鲜明性。

52、《雪》诗用到了黑色、黄色和白色三种色彩,画面对比鲜明,色彩词用得恰到好处。

53、古代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,善于捕捉典型形象入诗,随物赋形,敷色设彩,使形象和色彩有机地结合了起来,体现了诗歌绘画美的特点,给人以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美感。

54、古诗中这样的名句很多,如白居易的《忆江南》:“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

55、”两句具体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春色图:岸边红艳如火的春花被初升的太阳照得十分诱人,一江春水则又如蓝草般碧绿。

56、前句写的是暖色,把“花”和“日”联系起来,因同色相烘托而提高了色彩的透明度,红者更红;后句写的是冷色,把“花”和“江”联系起来,因异色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,绿者更绿。

57、这大红大绿的色块对比鲜明,使这幅春江晨辉图更加瑰丽,不由让人对江南心驰神往。

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