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小百,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2011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奖作品,2011上海国际电影节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
半国际:红毯尽是“自己人”
一个电影节能否吸引足够多的明星,是一个电影节影响力大小的标准之一。在本届电影节开幕红毯后,某国内导演在微博上抱怨,“又一个国内剧组来了,甚至还有电视剧演员”,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电影节红毯的尴尬。
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确实星光璀璨,有300多位海内外明星齐走红毯,但事实上仔细一算,这300多位明星中有将近九成是华语影人,而这些华语影人中又有将近七成是内地本土演员。真正在国际上有些名头的实在屈指可数,无非就是米莎·巴顿、马特·狄龙、苏珊·萨兰登以及全智贤等几位不冷不热的明星,于是李冰冰与范冰冰的“双冰斗艳”成为最劲爆的看点。而默多克夫妇这样的商人成了最大牌的国际巨星,也是上海电影节红毯上最令人尴尬的一幕。
市场化:交易量不好也不坏
衡量一个国际电影节的标准之一,是其市场影响力,从这一方面说,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市场号召力与往届相比有少许进步。今年上影节的市场吸引了很多国内外片商前来交易,根据上影节的官方数据,本次有800多名专业买家参加,达成成交意向的共有700多项。
电影节论坛方面,“发现下一个电影类型”、“多元时代的女性制作力量”、“数字时代的影院角色”等都引发了激烈争议,现场的火药味非常浓重,知名电影人不断放炮,为真正关心电影的人提供了很好的交流环境。
在片方活动方面,光线作品发布会、华谊之夜、博纳之夜、乐视之夜、星美之夜都星光熠熠,发布新作近50部,呈现良好的势头。让人稍感不足的是,上影节在市场交易、片方活动方面,中外制片公司的目的不一样,中方制片公司在上海电影节上的发布,多是为了中国市场的营销,海外制片公司的发布与交易,也主要是面向中国。也就是说,在上海电影节上的交易,都是面向中国市场的,而不是像戛纳电影节那样面向全世界电影市场。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电影市场受到的关注增强,另一方面也使上海电影节遭受“半国际”的指责。
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