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3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披露今年上半年,全国共新增减税降费11709亿元。同时,减税降费对实体经济运行影响明显,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成本,直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,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促进企业加大投入。
制造业等行业受益匪浅。
根据党中央、国务院部署,今年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,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近2万亿元。“减税降费效果不断释放。上半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总额11709亿元,其中减税10387亿元。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减税办公室常务副主任、收入计划和会计司司长蔡介绍。
随着较大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,上半年税收增速明显回落。上半年,全国税务机关组织的税收收入(扣除出口退税后)达82754亿元,增长1.4%,比去年同期下降13.9个百分点。
税种方面,个人所得税较上年同期下降30.6%,是降幅最大的税种,这是提高费用扣除标准、优化税率结构、实施专项附加扣除“两步走改革”叠加的结果。受4月1日起深化增值税改革等减税政策影响,二季度国内增值税仅增长1.2%。
深化增值税改革是今年更大规模实施减税降费的“关键事件”,重点是制造业等实体经济。“经过三个月的平稳运行,改革效果正在逐步释放。”蔡对说道。
统计显示,今年4月至6月,增值税深化改革实现整体净减税额3185亿元,全国共有940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现减税。总的来说,所有行业都实现了减税。
在行业方面,最初实行16%税率的行业包括制造业、批发和零售业等。税率下调3个点,受益最大,净减税额合计占88%。
对于原本适用10%税率的建筑业和运输业,税率下调了1个百分点,减税幅度也很明显。4-6月,交通运输业实现净减税20.5亿元;实现建筑业净减税101亿元。
此外,得益于扩扣、增扣、退税三大配套措施,邮政、电信、现代服务业、生活服务业均实现减税,累计减税204亿元。
蔡还介绍,上半年,小微企业普惠政策增加减税1164亿元。其中,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标准减税349亿元,放宽小规模微利企业标准减税481亿元,地方减六税两费政策减税333亿元。
大多数小微企业都是民营企业。上半年,在小微企业普惠政策下,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享受新增减税1025亿元,占全部新增税收增减的88%,比一季度提高2.48个百分点。小微企业普惠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更加突出。
私营经济普遍受益。
作为c的关键
扣除和增加R&D费用是为了鼓励企业提高创新能力。今年5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显示,R&D费用税前扣除比例由50%提高到75%,新增减税878亿元。按照原政策,企业享受减税2794亿元。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企业达到5.27万家,同比增长8.88%,企业所得税减免1900亿元。
“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,鼓励了企业增加在R&D的投资,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改造中。上半年重点税源企业R&D投资同比增长20.6%。在去年同期增长4.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,上半年比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。”蔡对说道。
此外,私营经济普遍受益于减税降费。上半年新增减税中,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6712亿元,占总减税规模的65%。减税降费政策显著增强了企业创新创业能力,提振了市场信心。上半年,全国新增市场主体(含个体工商户)办理涉税事项509万件,平均每月增加84.8万件,其中大部分属于民营经济纳税人。
蔡强调,实体经济可以减负增效,促进企业增加投资。增值税数据显示,5月、6月企业设备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.5%和9.2%,较前4个月累计增速分别提高4.3和4个百分点。
有效解决“痛点和难点”
剧照
uo;为进一步减轻纳税人资料报送负担,继2018年底以来分两批取消35项税务证明事项后,近期再取消25项税务证明事项。”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宣传中心主任兼办公厅副主任、新闻发言人付树林说。为进一步维护纳税人、缴费人的合法权益,税务总局修订出台了《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办法》,拓宽投诉渠道,规范受理流程,提高办理效率。如将各类投诉的办理时限全部压缩50%,将受理审查环节由2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。
同时,实现主要税费事项网上办理。为让纳税人、缴费人多跑“网路”少跑“马路”,国家税务总局将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与税收工作创新融合,升级编制了《电子税务局规范(2019年版)》,逐步全面实现业务流程电子化、资料报送无纸化、业务审核在线化、办税渠道多元化。
此外,税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,为纳税人、缴费人提供“点对点”税费政策精准推送,有效解决纳税人、缴费人反映的咨询辅导不够精准的问题;通过对增值税税负变化异常企业持续实行“一对一”精准辅导,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减税降费政策。
付树林介绍,随着税务系统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,国家税务总局针对前期检视出的问题,近日又出台便民办税缴费十条新举措,下更大决心解决好纳税人、缴费人反映强烈的痛点、堵点和难点。
在申报纳税方面,实行税收优惠“清单办”、出口退税“无纸办”、两个税种“合并报”。推行税收优惠政策“清单式”管理,不定期公布税收优惠事项清单,除依法须税务机关核准和向税务机关备案的特定情形外,均由纳税人、缴费人“自行判别、申报享受”,相关资料留存备查。
在企业自愿基础上,各省税务机关进一步在一类、二类、三类出口企业中扩大无纸化退税申报范围;为减少纳税人申报次数,国家税务总局合并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纳税申报表,各省税务机关统一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纳税期限。